采访人:zoe、小寒|文案:小亿、Aura|排版:Aura
Luke——宁波大学经济学学士,元墟科技 CEO;拥有丰富的互联网 + 领域创业经验;杭州研值体育科技联合创始人,曾担任总经理,统筹管理智能体育场的落地应用和线上平台的研发推广。
三鱼言——游戏行业 11 年的老兵;任职涵盖美术、程序、策划岗位的全栈开发者;经历国内端游、页游、手游三个行业环境的变迁;曾投身于 VR 游戏的创业。
BarronCheng——Z 世代的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从事区块链研究。在国内外知名学术会议、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区块链相关学术成果,并被广为引用;其中基于区块链的可信 loTex 管理方案应用于华为无线实验室对 6G 架构的设计研究;曾任硅谷区块链项目 IOTEX 的中国技术布道和斯坦福加密实验室研究员,是 DevEngine 技术社区、CryptosharingNFT 租赁协议的创始人。
本篇文章是 Dr.Cheng 访谈(上)的续集,以举例的方式更加深入地去讨论区块链的应用。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Luke:我个人的想法是我们现在在做的、所有 web2 行业的应用平台,都是生产关系。不是去研究硬核科技,真正在做的是用生产关系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基本需求就是吃穿住行再加上一些马斯洛需求里最底层的那一部分,在这个之上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刚需,刚需之外都是创造出来的。把需求创作出来不是告诉你这个东西有多好,而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想用户觉得在生活中并不会去做的事。
Metahill 在做的元宇宙空间并没有给用户设定过多的东西,而是一个比较自由开放的 space,可以认为是类似 qq 空间或者相关场景,在这个里面你可以去给到很多的定义。元宇宙、Web3,其实并没有真正影响生产力,反而可能会让生产力进一步提升。
(图片来源于元墟创作的数字空间)
真正能够改变生产力的东西,其实是 ai 和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未来发展出来并且能够广泛运用的话,它其实是可以堪比像蒸汽机那样的一个划时代意义的东西。你在元宇宙里面你可以更专注于你自己要做的事,可以用机器人或者 ai 去帮你完成一些本身可以创造价值的事。元墟在前期做流量或者相关的做起来之后也会用更多的精力、相关资源去匹配这个生产力的发展,因为我们是离不开生产力发展的。
2►
中介平台
三鱼言:我也有个想法大家可以一起探讨。比方说有个大型小区,里面有乒乓球馆、足球馆、篮球馆、保龄球馆。在这些管里面有篮球、足球、保龄球。一开始我在里面玩,这些球我是带不出来的。就类比 web2 里面玩的这些篮球他不让我带出来,只让我在里面玩,玩完以后我再放回去。但现在区块链的概念就是它有了确权或者其他一些唯一性,我可以把我的篮球给带出来,当然也可以拿出去卖。那如果我把乒乓球带出来,可以带到篮球馆去吗?
在现实中,我能放背包里带过去,但我带走可以做什么呢?目前区块链就是相当于玩家可以把这些篮球带出来,但实际上要做的是让这个篮球在其他地方被赋予更多的价值,而不是我在市场上卖了,最后篮球还是只能在篮球馆里面,没办法在乒乓球馆里用。那乒乓球馆里面的人想的应该是,我要去设计一个玩法,把篮球的玩法给接进来,让篮球也能在乒乓球馆里面玩。那作为开乒乓球馆的人有没有这个需求?或者他会不会这样做?
Barron: 其实就是促生了现在跨链的基础设施。你刚刚表述的是这个生态上的 Token,其实 NFT 也是一种 Token,另外一个链上的 Token。他们可能没办法相互赋能或者交互操作,那跨链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跨链只是做基础设施、一个技术平台。其实应用层也会有很多,比如我们可以做这样的中介:你买了篮球,可以到我这来换成足球和保龄球。但是要看是否等价,如果价值不足,那你可以再抵押一些其他的资产。或者你的篮球价值超过一个足球,一个篮球可以换两个足球,所以也可以有这样的中介平台。
3►
跨链的底层基础设施
三鱼言: 那是不是这些东西其实最终要抽象到一个可实行的层面?都是金融方面或价值体系方面的抽象?就都要抽象成一个 Token。
Barron: 有两种路径,第一个是需要有跨链这样的底层基础设施支撑。第二个是应用层,就如刚刚提到这种中介或者兑换平台。再兑换平台这一层可能涉及更多你提到的金融属性。
三鱼言:我在这个跨链基础设施引申开来讲。游戏与游戏之间的资产:你可以从这个游戏带到另外一个游戏中来,但是在我这个游戏里面要有用。先不谈游戏设计上面的问题,就谈三级资产就会有很多不同的规格和条件。
我们现在区块链只是去中心化了资产本身,那作为我内容提供方,我这个接口是不是也要去中心化。比如说你的资产到我这里来,它的贴图变差了或者是你转过来我不让你进了,因为你这个贴图在我这里会产生 bug。你的资产在你那边运行的很好,在我这边有可能运行的很差。那这个是不是也变相的影响了玩家资产在证明你的价值?接口去中心能不能在区块链上去智能合约化?
Barron:当我从这个游戏里面的 Token 兑换到另一个游戏里面来参与交互的时候,按现有的方式是这样的:我在游戏 A 里面先会冻结起来,当游戏 B 给到一个 Successful Proof 时,游戏 A 才会解冻,相当于这笔跨链操作才会实现。你提到的概念,就是我兑换成了游戏 B 里面的 Token,但是在交互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那在游戏 A 里面完全可以不通过这笔操作。一次失败,我可以尝试两次。或者这种跨链平台不止一个,如果影响了我的体验,我可以再找其他的。
4►
编码格式转换
三鱼言:这些所有的包括跨链,都是抽象在一个 Token 上,我觉得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因为抽象程度很高,我拿一个 3D 的文件,它里面记录了顶点数,记录了贴图这样的一个数字文件,它有它自己的格式等等,那我这个数字文件本身能不能像资产一样直接到你那边用?因为你跟我的引擎有可能不一样,数字资产本身它需要适配。那现在有两个方式:一种是我直接兼容你这个东西,你直接拿过来用就可以;第二种是你有这个东西,我用我的技术帮你去做一样等价东西,然后你那个东西就锁定了,你就用我给你的去适配,在你这里玩。是不是就类似于 Token 这样的关系。锁定了然后用我的 Token 在我的环境里面玩。
Barron: 你刚说的这一种就是传统场景下类似编码格式转换。
三鱼言:编码格式转换可以在智能合约上进行实现吗?
Barron:可以。Token 看标准,比如说 ERC-721、ERC-1155,看大家做的 Token 分别是基于哪种标准实现的。而刚刚我们提到的格式就是另外一种呈现形式。
三鱼言:打个比方我这个游戏是用这个引擎做的,你的游戏是用另外一个引擎做的,我们对同一份数字文件最终解释出来的东西有可能会有偏差。那最后这个解释权在谁那里?我一开始到你那边去,你对我这个编码进行解释了,你解释出来这个东西我觉得挺好的,后面你突然改了解释权,导致我这个东西到你那边我觉得变得不好看了或者不能用了,对我来说是不是一种损失?或者一种风险?是否可能进行去中心化?或者是否有必要去中心化?
最简单的方式是兑换成等价的货币,这个货币在我这里值 X,我就把值 X 的东西再给你,然后你进去玩。但我认为这样的一个东西没有区块链也可以。还是那个小区,小区里有一个专门兑换,你篮球值十块钱,我给你十块钱,乒乓球就值五块钱,你就拿五块钱。拿五块钱换乒乓球,你乒乓球馆玩了,但你不可能把篮球带到乒乓球馆玩,你只能在我这个地方把它换成 Token,用 Token 再换成其他这样一个抽象的层面去做事情。但你会发现,好像不一定要用区块链。我把所有的游戏装备在淘宝上卖,换成人民币,然后用人民币再买其他的游戏装备,那是不是游戏和游戏之间就互联互通了呢?什么程度才意味着互联互通?
5►
互联互通
Barron: 我觉得可以这样区分一下互联互通,你提了两点,第一个是数字资产的互联互通,第二个是应用层的互联互通。如果我们单站在应用层考虑的话,现在 web2 应用之间互联互通,就像你说的完全不需要用到区块链,因为区块链是一种可选择的方案,而不是一种替代方案。如果站在数字资产的角度,它本身就是 CryptoNative 的原生的数字资产,那当然要基于区块链的一些技术来做了。如果是你刚刚提到游戏里面的资产,那怎么定义游戏里面的资产,他是否是链上的资产?如果不是,那就不需要用到区块链。如果他这个游戏是链游,比如它本身就是在以太坊上的,是基于以太坊代币来流通的,那它要和以太坊上的另一个游戏打通,这样的话就可以使用以太坊上的一些跨链平台。
三鱼言: 如果两个都是在链上的游戏,目前来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都换成以太币,然后用以太币再去买游戏里面的道具,然后进去用就可以了。
Barron: 最简单的方式是:比如我是一个大户或者是一个中介平台,你把游戏 A 的代币给我,我直接在游戏 B 里面把游戏 B 的 Token 给你,这是最简单的。
6►
打通更高维度的内容
三鱼言:我周围有一些玩家,他们对于“元宇宙、区块链能够在游戏之间做互联互通”这个想的是我在魔兽世界里面有一把剑能带到你的星际争霸里面去,魔兽世界里面的剑换成人民币然后再在星际争霸里买把剑进去玩,他们觉得这有什么呢?淘宝就能做到。现在说互联互通,是不是我能把魔兽世界那把剑拿出来直接放到星际争霸里面去。起码现在他们有这样的迫切需求或者他们认为这样的需求挺有意思的,但我发现这样的需求至少以目前的环境来看区块链办不到。
Barron: 有一个概念,当然我研究不是特别深入。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比较火,叫 Loot 也是一种 NFT,然后 Loot 里面是基于一些原数据铸造成的 NFT,这个原数据可能可以做成你说的这一类。原数据里面写一把剑一些简单的属性,而这种 NFT 可以放到各个链游里面,他们或许可以支持。
三鱼言:是因为我对区块链底层一些实现技术也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只能说是以脑洞的方式去想。就比如说现在区块链有没有这种去中心化的一个引擎?它提供了一个除了设计层面以外的很多数据层面更加去中心化的东西,那就相当于真的可以带把剑带到另外一个游戏里去了。
Barron: 这个其实我和 luke 之前有讨论过,建议他在做每个元宇宙空间的用户可以自定义一套经济模型。比如说我是这个空间的主人,你是你那边的空间主人,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遵循同一个标准,这样我们两个空间其实就可以打通。
三鱼言:现在可以把更高维度的内容也进行打通。我觉得我这边玩家听到这些概念,对他们来说是很有意义或者很有颠覆性的。那这些东西从实现上来说是否可行?
Barron:可以去了解一下 Loot,当时出来的时候也是因为游戏带起来的,当时他们也提到比如说一个 Loot 它的原数据组合在一起代表一套盔甲,还有一些武器,然后大家可以铸造自己的 Loot,并且可以在不同的游戏之间流通。
三鱼言:目前像是预言机、验证计算这些已经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是可以将实物交易上链的。但我疑问的是如何定义这个交易是否成功?比如我们在淘宝或者线上商城购买物品,但是到货发现这个东西不符合预期想要退款,类似于这样的行为也可以用智能合约来解决吗?
7►
是否需要区块链技术
Barron:首先要考虑的是要不要用区块链这个问题,因为区块链主要就是影响性能,很多应用其实不需要用到区块链。比如这个业务它需要执行十个任务,其中的九个任务都可以用智能合约实现,只有一个必须要在链下做,那这样就可以用刚刚提到的验证计算将链下执行的结果上传到链上。但如果这个业务其中八个任务都是在链下的,两个可以部署在链上,对于这一类应用使用区块链反而提升了成本。所以还是得具体应用具体来看。
其次,每个区块链节点都可以认为是一个代理,而每个代理都担任着这样一个中间平台的角色。只不过对某些应用来说,可能这种分布式的验证方式性能过于低效,所以很多人继续沿用了 web2 里的这种中间平台。区块链它本身是基于分布式的共识给大家形成了信任背书,所以它可信,但并不是就要完全抛弃传统的社会信用模式。就像阿里使用了蚂蚁链但是不开源,虽然是区块链,但大家还是更多依靠阿里这个大品牌的背书产生信赖,这依旧是中心化。
所以说想要实现直接用分布式的区块链方案,以智能合约的形式来自动执行所有的业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必要一定用区块链的方式去建立信任,大家日积月累形成的传统社会信用,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其实用户真正在意的是服务体验,我用传统的方式一样是能够做到的。有些商家想要借助区块链的噱头进行炒作,但最终还是要回归本质,看他自己为用户提供怎样的服务。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