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zoe、小寒|文案:Aura|排版:Aura
本篇文章是结合 Nicklas 的亲身经历去探讨加密艺术、元宇宙、Web3 相关话题。
是什么机缘让 Nicklas 投身于加密艺术领域?
Nicklas: 因为好奇吧。我在 UBC Sauder,大部分同学按部就班毕业后都可以轻松找到高薪工作进入九大行开启忙忙碌碌的后半生。很多同学都是这个方向,去顶尖的投行实习做 PE 做 VC。但我对于成为一个体系的佼佼者并不感兴趣我更乐于去建立一个体系。不做碌碌的成功庸人,去打破、去创造、去建立,男人的一大乐趣不就是砸东西和建东西吗?我很想为这个世界改变点什么,这个想法在我 16 岁的时候就有了,只是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条路有多辛苦。我十五岁开始接触社会,从端盘子开始,体验够了就开始写作、写诗妄图用文学改变世界,奈何文笔平平,辞藻贫瘠,只能暂且作罢。后来觉得联合国很酷,就跟着我英国的博导大哥在联合国能源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署做事,从接触新能源开始,再到碳中和,参加 COP,那两年我做了不少研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我看到的世界太广阔了而我自己那么渺小,蜉蝣撼大树。那时候我意识到理想者遍地,实践出真知。我需要经验、资本、资源和机会。那时我看到很多资源摆在我面前,我想把他们变现完成我的原始积累,那条道阻且长的创业路就是在那时开始的吧。
投入到加密艺术是因为 21 年年初的时候我刚来到加拿大,当时不管是加密货币还是 NFR 包括国内数字权益通证都是势如破竹蓬勃发展的牛市。我在牛市接触了这个领域,第一次进入这个行业是和我在真格基金做 associate 的校友聊起的,当时他在筹备建立一个 UBC Blockchain Club,刚好那时香港高盛集团的一个执行董事新建了一个 startup,他和我聊关于元宇宙的一些发展前景,半年后成为了我们公司“佛宇宙”的合作方。之后我和两个来自香港的合伙人他们在全香港发行的第二个 NFR program(Monk Mafia) 在上线的三十分钟内 5000 份全部卖空,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慢慢的进入变成一位从业者再去展开自己的业务。
在 Web3 创业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Nicklas 如何坚持下来的呢?
Nicklas:坦白来说,连续创业者就意味着一直经历失败但依然不断尝试。创业过程没有碰到过什么容易的事情。资方撤资、资金链断裂、核心团队跳槽、公司高层信任危机。在创业的初期遇到的困难就是我每天睡醒起来想的就是什么时候才能赚钱,什么时候才能给我的团队发钱。虽然我很少睡觉,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构建公司框架和决策未来规划。在我第一次创业时整整三个月没有一分收入,感觉就像抽到最后一包烟的最后一根,拿出打火机啪嗒,啪嗒,啪······打火机没气了。到后来我的策略就把重心放在短期利益和金钱上面,不然公司随时会倒闭。很多人觉得创业是很有意思的事,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的确有有趣的部分,但同时也非常痛苦。作为创立者和决策者最大的职责以及精力应该放在公司没人能解决的问题上。公司就像一个过滤器,给到你最麻烦最痛苦的事情去处理。所以我必须强迫自己去提高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并且还需有超高的耐压能力。而等到公司开始盈利并且持续盈利下去了,那事情看起来就简单多了,但这依然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核心团队都变成了股东,我们开始给员工开工资。当时我的第一家公司有位和我从头并肩开始除我以外股份最高的合伙人,在我要去加拿大之前三个月他撬走了我的核心团队,想要用我的资源做他的生意。那是碰到的挺深刻的背叛嘛。但后来资源越开越广,失败越多经验越多,人往高处走,这些恩怨早就抛在脑后了。纠结于过去的人是没办法前进的,同时也是可悲的。那段时间我在看“中国合伙人”,里面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永远不要和你最好的朋友一起开公司”。经历那次失败我来到加拿大重振旗鼓进入 Web3 行业,如今我所有的合伙人都是通过工作共事过的人,在这些人身上具有商业道德以及被验证的商业能力,而不是像之前我和谁玩的好就和谁一起赚钱。
之后我们就开始在加拿大做项目、建公司。我在加拿大已经有两家 Web3 不同领域的公司 EGORhodes 和 Lumen,加上国内的第一家半死不活的公司。期间也有很多失败的项目,大家都知道今年下半年开始加密市场碰到大熊市。那时候碰上的资金链断裂,当时我还没有建立 Lumen,我面临着两个选择,把资金平均分配给 EGORhodes 和我国内的公司(EGO)。我选择 EGO 的大部分的股份卖了,换取了现金流投入到 EGORhodes。这是个很痛苦的决定,EGO 是我 18 岁第一次创业的成果,这象征了对我的 18 岁宣判失败。但结果是我幸运地让 EGORhodes 活了下去,并且现在和国内诸多顶流艺术家进行合作。
总之,不要害怕失败,大不了从头再来。借用王小波《黄金时代》的一段话——“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捶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我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今年我二十一岁,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不会停。唯一的浪漫主义不就是看清生活本质后依旧热爱吗?现在看连续创业者有一层悲情的英雄主义色彩,不就是不服输不认命的一群青年人吗?道阻且长,希望同志们一直生猛下去。
Nicklas 是 EGORhodes 的 Founder,能不能和我们聊聊 EGORhodes 的主营业务或者未来展望?
Nicklas: EGORhodes 是一家 NFR 平台公司,它与国内数字艺术平台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它现在作为与艺术家合作的项目方主要基于 Opensea 的平台,但未来我们依旧打算建立一个海外的平台,承包很多的项目作为项目方去做市场推广。现在有一个马上要 launch 的 NFR 项目叫做吴定隆 project。吴定隆是国内的一个艺术家,在国内比较有名。他给了我们一幅画。让我们去把它做成一个 NFR 系列藏品在 Opensea 上面发售。那像这个就可以作为一个例子去介绍我们的主营业务。包括 BtoB 和泡泡马特、喜茶这类的公司或者第三产业的公司去合作。
Nicklas 还是 Lumen 的 CEO,可以描述一下 Lumen 的未来发展方向吗?
Nicklas:Lumen 与 EGORhodes 的区别就是 Lumen 是一个元宇宙的基建公司。相当于会去承包很多像地产开发商,去帮他们建造元宇宙,而这些元宇宙会给他们以不同的商业模式去运作,我们相当于做一个 saas 系统,提供一个主体服务。像我们现在中短期业务是和房地产有关,客户有香港新世界集团、APEX 等地产开发商合作。他们是做高档公寓,那我们去帮他们建造每个房间配备一个元宇宙对应房屋。他们可以基于自己的元宇宙房间去进行装修装饰,做到“一屋两用”。我们还会提供公共开放社交场所,比如高尔夫球场、牌场等。我们的客户都是高端社区,他们的住客会有去做资源置换的意向,那我们就提供一种虚拟的场所给他们。至于长期项目我们是想做一个佛宇宙。现在准备以东林寺为首建立中国第一家佛宇宙生态。这个佛宇宙其实是我们与日本京都大学的实验室做了一个 AR 扫描那些佛像或者寺庙,他可以实时呈现一些经文或者佛像互动,但我们现在要进一步利用最新的 AI 技术并且把它用 VR 结合做视觉呈现打造一个生态闭环。EGORhodes 是一个虚拟艺术品平台,而 Lumen 的定位是一个元宇宙集成生态公司,当然未来可能会把 EGORhodes 合并到 Lumen 里作为生态的一环。
加密世界中出现了很多“牛人”,Nicklas 认为是否有一些人天生就适合做交易?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培养技能吗?
Nicklas:大家都知道在每个大学里面专门有学科是去培养学生做金融方向的,像股票交易员、证券这些,他们会进行系统的学习,这个相当于是提供了传统金融知识的一个数据库供你使用。如果你把学校的每门课都学的很好,那说明你拥有这方面的技能,你在这方面很专业,那你可以去给这些大公司、九大行提供丰富的生产力。现在有一门学科叫做 Entrepreneurship。他有很多中文的翻译比如创业学或者企业家精神。
100% 里面的学生 90% 学生的目标都是找个高薪工作做个 professional employee,10% 的学生想要创新做自己的事业,这 10% 就叫做 entrepreneurship。但是这 10% 的人里面可能不到 0.1% 的人能真正成功的,高风险高收益嘛。那这个就是我觉得那些大牛们与其他学生的区别,因为他们选择了一条风险更高的道路。这个世界很公平,你想过普通的生活,那就碰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要最好的,那就一定承受最痛的。但也不全是坏事,像我的一位缅甸同学就创业失败回家继承珠宝帝国了,我们也是在尽力避免这个情况,所以非常的努力去做这件事,因为我们公司也很年轻,除了我和我之前提到的那几位以外,我们的 co-founder 基本上都是在温哥华的 phD,他们主要负责技术。
Nicklas 认为 NFR 是艺术和收藏品的未来吗?原因是为什么呢?
Nicklas:从基础的技术层面来说它是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的,这已经满足了它成为藏品的一个基本要求。第二就是它的流动性。长期来看,可能再过五到十年之后,他肯定会成为一个硬通货比如像身份证,可能之后都会去进行一个数字化、区块链化的处理。那在之后的情况它就是一个交易的硬通货,但还有很长的路要去走。那短期来说的话 NFR 收藏品与传统收藏品还是不能比较的。比如我们自己有两幅草间弥生的画,波点艺术。如果把它变成 NFR,那它的价值就会下去,以及如何去分配这两幅画中的价值属性。就是要认识它才能够让这个作品有流通性,在未来有了流通性之后这个作品才会拥有价值。包括现在很多 NFR 项目都是这样,如果没有 utilities 没有人去买,没有人去卖,那它价值在哪里呢?那就没有了。但是如果你有很大的基数在,那价值就在流通性中体现出来了。
Nicklas 对加密艺术状态持续下跌怎么看?
Nicklas:从行业分析的角度来看,加密艺术市场持续下跌可能暗示市场资金缩水,那投资者抛售资产价格持续下降,这种熊市会伴随一种恐慌的情绪。当然其实从今年开始,这个熊市就已经蔓延开来了。蔓延开之后市场流动性减少,让流动性减少再去引发大规模的抛售,就导致崩盘。当然也有很多机构人为做空。但是 NFR 在熊市的一年来,现在也是出现了一些转机,因为 finance 行业复苏计划,他要投的钱能够让这个行业进入一个小牛市,这是我现在的预测。
还有个最新的消息,特朗普他也发了一个他自己的 NFR 系列。整个行业是需要多方势力去带动起来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否愿意继续在这个领域里面去投资,是否赌对了赛道。那 NFR 由于国内的市场监管和法律这些现在还并没有非常明朗的态度,但是香港现在的利好政策是有优势的,为什么香港可以,大陆不行呢?香港想要自己去做虚拟交易的中心就可以去做吗?那它背后一定是有一方的态度来支持它去表明这个立场,那我们可以想象或者回顾一下在 80 年代的时候深圳发生了什么?那我们再还原一下历史,现在香港发生的事情可能就是一个新的试点。那在未来的二三年可以期待一波小的牛市。
加密货币出现泡沫,为什么反而会有更多的机构对参与加密货币感兴趣?这是否有助于稳定和认证市场呢?
Nicklas:这个其实就是一个市场情绪了。大家肯定会认为在大规模抛售、整个熊市的情况下,市场情绪会持续的走低然后导致行业萎靡不振。加密货币出现泡沫之后,价格可能会急剧上涨或下跌,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的参与价格也会稳定下来。此外,加密货币投资的风险被证明是可以把握的,且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机构看到了加密货币投资的潜力,因此不惜对其进行参与投资。但实际上他就会有一些“投机者”在熊市的时候做充足的准备去迎来下一个牛市。现在其实是市场自我回调,那在崩盘之后一些机构特立独行的去选择继续重仓元宇宙赛道或者 NFR 赛道。那分市场来看,像国内市场你投资的其实更多会是元宇宙这一块,加密货币在国内是不允许使用的。那取而代之他的市场就被数字权益通证给取代了。在国内的投资者呢,会在这一方面看到很多的新的商机,他们就愿意投这一方面。但是如果看的更远,从政府去看,现在做了很多元宇宙高校,那这个业务就从 to B 变成 to G,那相当于它 population 会更加充盈一点,让大家对它整个态度慢慢的好转起来。
Nicklas 对想要进入加密领域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吗?
Nicklas:要么不要做,要做就做历史性的。这个行业很新,它的年龄也很短,从中本聪开始创立比特币开始,到现在就十年多一点,那现在这个行业需要的人才我觉得第一个是创新类人才。创新人才需要他们去做 start up,去把他们的想法做到实践。第二需要一些原本传统的金融行业从事人员,他们有非常成熟的技术以及他们的商业模式可以套到一个新的东西里面,也就是说旧壶装新酒。这是两类我觉得可能会很需要的人才。
我的建议是多去了解真正的专业知识,尽量不要在不了解行业情况的时候去做大量的投资,这是不明智的。跟随一些专业的行业内人员去和他们学习,包括自学行业内的很多知识但也不能落下传统的金融技能,因为这些相当于是立身之本。如果你连最基本的金融知识都不知道的话,那何谈去做一个 start up 呢?还有就是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AI 现在的一些作用,然后发挥想象力,去想象 AI 做不到的那些领域,然后再去研究。让那些没有办法被代替的生产力变成自己的东西,那才能体现你的生产价值。抓住机会吧储君,多运动、多泡澡,很多灵感都是洗澡时候灵光乍现的。
最近 chatGPT 大火,Nicklas 如何看待 AI 技术?你认为 chatGPT 和 Web3 之间有哪些可能性?
Nicklas:chatGPT 带来的一系列的改变或思考是非常有划时代性质的,因为它本质改变的是一种生产关系,它的生产资料会进行一个很大程度上的改变,那这个问题就会变回我们初中还是高中的课本上学了一个最基础的问题——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人会使用工具。那从工业革命时代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再到现在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人们的工具一直在变化,那现在手里的 AI 他可以做到什么呢?
比如说你现在用这个 chatGPT 一天内它可以取代掉上百种工种的职位,对于像中产或者中产以下的一些岗位,像会计或者基础的程序员他们的生产力可能就会被取代。因为这个社会更能够接受生产力的一种生产模式。那这个 AI 它现在的发展阶段还不能够取代掉很多原来工种的原因是它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因为它对于 AI 收集的数据,对于人类这个社会,它还是有一些决策上的偏差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依旧是需要一些职业经理人他们的存在,不仅因为他们是 professional employee 更因为他们是 highly experienced。三体人文明领先地球那么多,但是他们的思维是透明的,人的思维是不透明的,所以为什么人才能看懂人,这是一个非常正向的评价。包括我们现自己公司 Lumen 也在研发一个 AI 系统,那这个 AI 系统也是基于达芬奇 3.0 去进行编写的,但这个还在内测时期。总结一下就是 AI 会对生产关系进行很大程度的调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