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fi 经济学解密
2023-04-03 13:29
SparkX DAO
2023-04-03 13:29
SparkX DAO
2023-04-03 13:29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本文首发于 WLabs 瓜田研究社,SparkX 编撰


一、GameFi 1.0 模型的原罪


1、野蛮发展的上半场

以 Axie Infinity 为首的 GameFi 1.0 时期,其核心都是围绕着 Play-to-earn。各个项目不管是在玩法 (如简单粗暴的 Staking、爬塔闯关 PVE、卡牌对战 PVP),还是在经济模型(单币、双币、Token + NFT、U 本位、币本位等)上,其本质框架还是属于庞氏结构,即过分依靠源源不断进场资金的“外循环”模式

所谓外循环,就是老玩家用新玩家投入的资金进行复投,新玩家不断向老玩家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老玩家赚钱的假象。因此所有老玩家在游戏内部打金产生的 token 都需要有新玩家购买消耗,否则玩家们就会不断的抛售,造成 token 流动池只有卖盘没有买盘, token 价格死亡螺旋式下跌。

外循环模式

从 Footprint Analytics 统计的 GameFi token 市值中看到,GameFi 经历了 2021 年 7 至 9 月的平稳增长期、10 到 11 月的爆发期之后,由于大环境和个别项目的影响,整个领域的进场资金都开始减缓。在这种情况下,GameFi 1.0 的外循环模式就会迅速出现问题,场外资金满足不了场内资金源源不断的生息需求,从而由正向螺旋逐步转变为死亡螺旋。

Footprint Analytics - GameFi Token MarketCap

因此,大部分 GameFi 1.0 的项目都会有一个生命周期,且仅有一个周期,一旦死亡螺旋后就很难重启向上。而不同的模型、团队、背景、运营、所处的环境都在整个过程中影响着整个项目,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周期形态。

  • 蓝筹项目形态

Axie Infinity 作为 Play-to-earn 的鼻祖,其背景、资源、玩家共识都是当期的其他链游无法匹敌的。因此它在仅有基础双币模型和繁殖系统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几个月的上升期,在之后也是缓慢下跌,至今仍有一部分忠实用户。

  • 强背景项目形态

同为双 token 模型的 BinaryX 凭借着社区共识吸引了大户的锁仓同时营造出极强的造富效应,在项目初期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但也面临着子币无限通胀的问题,一旦没有足够的打金效应,立马就会进入负反馈阶段,用户数量迅速下降。

不过借助交易所和项目方自身对 BNX 的高度控盘,币价倒是有一波反弹,但游戏用户依然寥寥无几

Footprint Analytics - Binary Users & BNX Token Price

  • 纯资金盘项目形态

单币模型的 CryptoMines 就是纯纯的资金盘,其生命周期形态也代表大部分土狗项目的发展。

在项目初期,凭借极短的回本周期形式吸引大量资金入场,用户和市值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有巨幅的拉升。当泡沫吹到市场资金和情绪的临界点后迅速破裂,升得越高跌的速度越快,曾经的热点项目几乎都是断崖式的死亡螺旋。

整个 GameFi 领域迎来了一次寒冬,或许是因为大环境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源于整个 GameFi 自身庞氏的属性。在几个月 FOMO 情绪的加持下,token 整体的资金膨胀的增速已经跟不上游戏内部资金收益的需求,因此泡沫破裂成为必然


2、逐步创新的下半场


在经历过一轮清洗以及一段时间的沉淀过后,一些背景可靠、经济模型小创新、运营能力较强的优质项目依然能在较差的大盘环境下,再度于今年 2 到 3 月份掀起一小波 GameFi 的热潮。

这其中较为亮眼的当属 Avalanche 链的 Crabada 和 BSC 的 StarSharks。StarSharks  在项目初期利用“天美”、“币安”的噱头,使其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其创世盲盒在游戏未上线的情况下就有高幅的溢价。

不幸运的是正好赶上 GameFi 寒冬期,用户打金欲望极度下降。因此 StarSharks 在前期玩家数量也不算太高,在当时也被人戏称它是 “开盘即巅峰”。

不过相较于之前野蛮发展时代的众多项目, StarSharks 的背景、经济模型、游戏品质都有一定优势。再配合一些社区的推波助澜,让它在今年整个 Q1 稳步增长,4 月达到巅峰后开始逐渐衰退。

Footprint Analytics - StarSharks Monthly New Users & Active Users

剖析其模型,StarSharks 的也是采用经典的双 token 模型,主要产出是 SEA,治理 token 为 SSS。

为了防止像其他双 token 模型一样,子币 SEA 无限通胀造成死亡螺旋,StarSharks 将入场门槛变成消耗 SEA 购买盲盒,因此由 token 的抛压转移到 NFT 池。SEA 起主控效果,消耗的子币 90% 直接销毁,让子币的流通盘更加少

而母币 SSS 主要就是质押分红的赋能,在其赋能作用一般的情况下,其产出也并不是很多。

StarSharks 模型介绍

从 Footprint Analytics 看到,从 1 月到 3 月活跃用户数一直匀速增长,说明入场时消耗的 SEA 也在匀速增长。但从 3 月初 SEA 的价格开始有向下趋势,反映出通过几个月的累积,场内产出的 SEA 数量是呈现加速度的趋势,产出大于消耗也就很快的反映在价格上的下跌。

果不其然 4 月初开始,StarSharks 在取消日常任务和租赁市场后点燃了导火索,用户数量开始断崖式下跌。因此对于 GameFi 项目,模型分析和数据跟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项目所处的周期。

StarSharks 的在下行趋势中逆流而上,虽然也没能跳脱死亡螺旋。在这场浮沉中,StarSharks 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也足以让 GameFi 赛道的其他项目都学习和引以为戒:

优势:

1、由于目前 GameFi 资金体量较小,几百个活跃用户就能在初期盘活项目

2、项目结合背景叙事,加持玩家对 3 到 4 月 GameFi 项目的期待,取得大量用户的兴趣和信任

3、团队成功抓住了两个时期转折的点,将暴力打金的回本周期调整为稳定打金的回本周期,在社区和大户的维护下,稳定造富效应的传播

劣势:

1、生命周期虽有拉长,但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变整体架构

2、后续新更新节奏没有及时跟上,导致部分盈利用户出逃,破坏平衡


三、结语


GameFi 1.0 经过一个周期证实了 Web 2 和 Web 3 玩家至少在现阶段仍有极大的属性区别。这种偏庞氏在项目初期是一种引流方式,但仅依靠外循环模式并不可行,如果项目方找不到自身内循环的方式吸收掉之前的泡沫将很难逃离出死亡螺旋的命运。

目前大多的 GameFi 项目可玩性仍不足,在技术上也未体现出区块链的优势。因此只能通过 Web 3 用户和经济模式的角度构建一个过渡的 GameFi 模型。这种模型构建出的项目生命周期不长,也让各公链发展也不理想。有的公链游戏虽多但质量不佳,有的公链拥有一个火爆的游戏但链上生态很不平衡。

而 GameFi 的未来需要更多在游戏内容、玩法、画质方面寻找出路。如果有强力的背景加持将更加事半功倍,在此基础上不断维持社区共识才能延长游戏生的命周期。不论是内容画质更优的 3A 游戏,还是从叙事出发的 X2E 项目,亦或者在经济模式上更深耕的游戏都也许是让 GameFi 触底反弹的一个新起点。

关于 SparkXDAO:

SparkXDAO 是一个 Web3 游戏孵化器,为 Web2 项目方进入 Web3 提供咨询、发行和 FA 服务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SparkX DAO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