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香港政府在去年 10 月份发表了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并将于今年 6 月 1 号正式启动虚拟资产服务者提供商,也就是 VASP 牌照的申请工作。上周四香港金管局也已经宣布了数码港元的第二轨先导计划,香港现在正在加速的进行着基建和法律环境的建设,传统金融的从业者也在加速武装自己,以期更快的进入到 Web3 这条新的金融赛道。
xWhale 也将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谋划自己的生态,作为横跨传统金融与 Web3 的一个桥梁。未来我们也会持续的组织各种的沙龙活动,为希望观望和学习 Web3 的机构和朋友们提供最专业最干货的一个分享的平台。
今天请到的分享嘉宾是 MapProtocol 的核心开发者 James XYC。MapProtocol 是一个无特权角色跨链基础设施协议,在传统的计算机行业中类似于安卓基金会这类的开源组织,人们一起贡献。James 本人是福布斯 2023 年的区块链创新先锋也是香港优才计划成就制的获批者。
前几天一位前辈问道:香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储备经费不足,数码港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相信是可以的。香港港元目前储备金不足,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港元的流通性出现了问题。但是如果数码港元能问世,在 Web3 行业将会有一个巨大的流通,相信再有 5 年左右的时间肯定会是下一个比港股还大的市场。所以如果在整个 Web3 世界中,香港能让数码港元形成一个法定的、锚定的数字货币,这个商机是不可估量的。
另外 James 在今年 3 月时在推特上做过一次调研:数码港元出来之后,大家会弃用 USDC、USDT,换成使用数码港元吗?该调研有 1.2 万人观看、300 多人投票,其中投票人数的 58% 表示愿意换用数码港元。这个调研结果也显示,大部分人对数码港元和香港的 Web3 发展有信心、有期待。
数码港元对于整个新的金融体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与传统的通过一个账户对应一个密码来开户的模式比,首先数码港元是无边界的,任何人都可以生成一个地址就进入市场流通。这样就会带来很多的好处:发行的数码港元可能在非洲运行,也有可能上火星运行,有了更多的可能。当然这也可能会让人们产生“合规怎么解决?”类似的疑问,后面会为大家解答。
第二,对于 Web3 来说,在可预见的未来,科技会发展得特别快,但是我们现在肉眼可见的是法定数字货币仍然会成为 Web3 的一个锚,人们还是希望有一个价值衡量的尺度(一个政府背书的法定数字货币),来衡量自己在 Web3 世界 Trading 也好、Building 也罢,所能得到的回报。
除了上述两个部分,人们对数码港元的但有可能还会有“安全”问题,但我们可以认为数码港元是没有伤害性的。下面就从历史、好处、怎么做和风险四个方面为大家展开讲一讲:
1、历史
讲历史之前先讲数字稳定币的两种类型,一种是 stable coin(主要是质押法币),另外一种是算法稳定币。
算法稳定币是在 Web3 的代币中做了一套算法,要与现实世界的美元锚定(可看作一个小型的美联储),通过这个算法不断地进行调节通胀、提高利率、放水等一系列操作跟美元挂钩。这个现在来看还是非常难做到的,也出了很多的事情。
另外一种就是将法币存进去,所以叫做质押法币。
数字稳定币的发展历程也比较有意思。2014 年 Tether(USDT)上线,主要作为 CEX 的交易媒介,促进跨境贸易结算。目前 USDT 总供应量 810 亿美元,单季度盈利超过 15 亿美元(净利润)。这还不算它的隐性收入,因为 Tether 是一个没有监管的团队,没有任何法律辖区在监管它。然而,其基础美元储备的透明度一直受到审查。
Tether 的创始人以前是在香港,后来到了深圳华强北。他看到当时主要(90% 以上)的比特币交易都在中国,考虑到“能不能做美元计价?”,于是就做了 USDT。当时 Tether 公司注册在香港,后来随着 2017 年中国大陆 94 监管政策的落地,人民币与数字货币的直接出入金被卡办,大陆的三大交易所就选择了 USDT,USDT 正式腾飞。
另外,大家都知道货币最大的使用场景是金融交易,美元能在全世界非常厉害(当然背后还有很多原因),表面上我们能看到第一个原因就是美元是金融交易的一个载体,每天数万亿的资金在来回交易,所以在中心化交易所中美元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再就是全球的跨境贸易结算基本上都在用 USDT。
2018 年,由于 Tether 公司的储备金始终是不透明的,还传出过“买了很大的债券,亏了几十亿美金”的不利流言,让人们对 USDT 真实的储备金有所顾虑,于是 Circle 顺势推出美元币(USDC),市值 300 亿美元。USDC 的出现正好借势了 DeFi(去中心化金融)在 2020 年的这一波热潮,人们就开始采用 USDC。所以在 Web3,USDT 面向中心化交易所(当然 USDT 还有一个优势是把控住了跨境贸易的结算),USDC 面向去中心化交易所。
到了前段时间,因为 USDC 有大量的储备金存到了硅谷银行,包括美国银行爆雷等问题,人们认为 USDC 的储备金有亏空的隐患,所以其市值一直在下降。
2019 年,韩国项目 LUNA 发行了一种名为 UST (TerraUSD) 的基于 Luna 加密货币的稳定币。它达到了 300 亿美元的最高市值。然而,由于与美国利率及其商业模式相关的问题,它后来面临重大崩溃。
到了 2023 年,数码港元现在马上就要到来。数码港元与前面的几种数字稳定币相比是有很多优势的:
第一个优势在于,目前 USDC、USDT 只有一个公司在背书,只是号称“有监管”,而数码港元是银行在背书,银行比公司的可信度是要高很多的。
第二个优势在于,USDC、USDT 等数字稳定比的储备金都存在美国和西方的银行,而现在美国和西方的银行对于人们的可信度很低,大家都觉得可能随时会出问题,数码港元则不同。
第三个优势在于,由于美国的货币泡沫太大,所以美国政府目前正在疯狂打压与 crypto 相关的一切,要把与金融相关的任何水分“能挤就挤”。而香港正在加速拥抱 Web3,在推动实施上有不小的优势。
2、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开户成本低。现在开一张传统的卡片给用户,平均运营成本需要几百块钱,但是 Web3 用户如果要开一个数码港元的户,只需自己在链上创建一下好了。因为是分布式账本,开户成本几乎可以看作为“0”,大大降低了银行的运营成本。
第二个好处是,数码港元是在虚拟世界面向全球用户运行的,很多本地的合规监管政策其实无法适用,单从业务拓展来看好处不言而喻。
第三个好处就是人们要使用数码港元就要把美元或者港元存进银行,银行就可以赚更多的钱。反过来说,Web3 世界还有很多用户可以带来“反噬”,这些人还会去买银行本身或金融机构发行的其他产品,这是一个面向全球扩展新客户的渠道。
在应用方面,数码港元的第一个应用可以是全球支付,可以把外汇引到香港,香港是一个没有外汇管制的地方,所以这个事是完全可行的。
第二个应用就是香港本地的数字货币支付,这能给香港本地的支付带来一个更新,在便民的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三个应用就是 DeFi 的市场,现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USDC 面临储备金的问题,而 USDT 虽然人们一直知道储备金有问题,但是又拿它无可奈何,所以现在整个全球市场需要一个与美元锚定的新的数字稳定币来替代 USDC、USDT。
第四个应用在中心化交易所,币安(Binance)被美国证监会“锤来锤去”,其他的中心化交易所也有提币慢、响应速度慢、信用 / 服务不足等诸多问题。相信人们也在等一个合规的、银行发行的稳定币。
3、怎么做
目前尚不能确定数码港元的具体发行方式,第一步可能是先发到私链或联盟链上(当然也可以发到公链上,但是要在香港监金管局存一些钱),但是这样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货币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除非它在流通。而且流通的效率越高越好、范围越大越好,所以要让它流通肯定要全链发行。
另外人们经常问到的问题也包括:是不是要修改现有的市场系统?其实这个是完全不需要的,仅类似于银行出了一个产品,把它直接在链上发一个兑换凭证而已。相信在起步的时候相比其他的业务,是一个比较轻松的事情。
在团队方面也不需要配过多的人手消耗,一个 8~10 人的团队完全足以支撑其整个的运转,而且规模也可以做得比较大。
在智能合约的部署方面,人们会比较容易想到安全的问题。但是在部署合约的安全上其实不必担心。因为数码港元发行的出发点是有背书的权威银行,每次 USDC/USDT 发生盗币,智能合约基本上都会在第一时间将黑客的地址锁住,因此在数字稳定币的发行上,只要反应快,黑客是没办法的盗取的,所以大家不用担心黑客的问题。
在合规方面,人们的困惑多为:数码港元发行之后就流向全世界了,是不是会有合规问题呢?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首先流向全世界的过程,就变成了二级市场,该凭证在一个 DeFi 的世界(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中流通,这个环节是谁都无法控制的,也就不必进行 KYC。但是在一开始的一级市场买卖 Token,比如说现在有一家银行说要卖 A 某 300 万美元的数码港元,这就需要 A 某与银行做 KYC,但是这些数码港元开始在全世界流通的过程跟银行就没有关系了。
在全链发行的过程中,以前 USDC 和 USDT 的方案是在各个链上分别发行 Token,让一些跨链桥自己去打通,但这伴随着很多的链上强盗行为。而现在 USDC 已经开始用新的方式发行,Token 直接发到各个链上,一个链的 Token 与另外一个链 Token 的互通,只需要做智能合约间的互操作。即 Token 要从一个链到另外一个链,用户只需把 Token 打到一个链的智能合约,然后另一个链的智能合约就可以直接出新的 Token。
MapProtocol 在这个方案中能做到的是完全基于无特权角色的跨链数据的互操作,并且 Map 能做到的是比 USDC 找的供应商更先进的技术,可以完全做到防黑客、防攻击。
4、风险
第一个是合规风险,在过往的操作实践中,数字稳定币在二级市场中任意流通,这个环节是无法控制的。所以数码港元很像纸币,但是比纸币好的地方是能将其冻结。如果是银行发行,可以在发现洗钱、黑钱、盗取等情况时从智能合约中把它冻结。
另外一个风险类似于 USDC/USDT 出现的问题 — — 法币缺乏。这可以说是是最致命的一个风险。用户把钱换成数字稳定币,但被运营者用于投资高风险的股权或债券等,
当用户使用 Token 凭证想换回钱的时候,发现持有的是某家公司的债券或者说股权,但是债券 / 股权无法套现或者下跌比较厉害,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三就是“错过”的风险,目前的市场规模大概在 1,200 亿美金左右,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并且市场急需一个靠谱的、储备金充足的数字稳定币作为中间介质,相信香港的银行发行数码港元至少会抢到 300 多亿美金的市场份额。
Map 协议相当于一个开源基金会,是一个开源的软件。但因为开源软件根本没有盈利模式,做开源软件相应的也非常烧钱。而在比特币问世之后,打造了一种新的范式:在里面加入 Token,给贡献者有代币激励,由此开源软件都有人提供算力了,直接就可以搭到系统中跑。想使用开源软件的人也就不用自己再去布,或是必须基于一套系统去改。
Map 协议历时 4 年多才开发出来,今年春节的时候刚刚上线,基于 Map 协议,MapProtocol 也开始做一些商业性的产品,例如 Butter 是一个全链支付的产品,主打的是任何币与任何币之间的任意兑换,类似于传统世界中的 Visa。
四、问答环节
Q:刚刚你反复讲到的数码港元属于一种链上发行的币,但是 MapProtocol 又是一种跨链的技术的币,到底这两个东西应该怎样结合才是一套比较安全的方案?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看到非常多的稳定币,可能它在以太坊的主链上发行,但是在跨链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这个问题。我们理解跨链肯定是一个很大的需求,因为不同链的使用者可能都需要用到 USDC 这一类的稳定币,但是好像一跨链风险就提升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A:我们在香港转账的话,不用担心转丢的问题,但是给境外转账的时候一转转三天,总担心是不是丢了。所以跨链其实跟跨境汇款性质是一样的,就是两个经管局账本体系。本身跨链技术的确在 DeFi Summer 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事故,当然 DeFi Summer 不光跨链出现事故,DeFi 的智能合约也经常出现事故。
其实回过头来讲跨链这个事情本身,因为 Map 是无特权,真正做到无特权的跨链技术的话是没有安全问题的,这里面用到了 ZK 跟轻客户端的技术。简单解释一下 ZK(零知识证明)技术,零知识证明是当时苏联跟美国在销毁核弹头的时候说,已证明我销毁了这么多,但是不让你知道我具体的其他详细信息。举个简单的例子,怎么证明我能打开一个门?我有这个门的密码,然后把你赶得远远的,看不见我输的是什么密码,然后我把密码输入、门开了,就证明了我能打开这个门,但你也不知道我有什么密码或是用什么手段开的。所以零知识证明证明其实是一种账本同步的技术。
Q:如果在联盟链上发行数字港元的话,我们怎么可以扩大联盟链上的数字港元在 Web3 世界的流通?因为现在的 USDT、USDC 在公链上,大家都比较还是比较认可这些公链的应用,包括和 DeFi 的连接,如果是在联盟链上的话,会不会中间的有一定的阻碍?
如果是联盟链的话,MapProtocol 的跨链功能的有没有可能把联盟链上的数字港元跨链到以太坊、BSC 这些链上?
A:首先联盟链跟公链它的一个底层逻辑在于,首先它都是一条链,是链的话就有共识机制、有账本,所以联盟链跟公链打通这件事在技术上是没有难度的。那么公链为什么叫公链?只不过是记账的人是无许可的,可以自由进出。联盟链就是记账的单位是规定好的。其实现在联盟链跟公链的界限是很模糊的,比如说 BSC 到底是联盟链还是公链?这个还无法明确的界定。所以的话首先在技术上要打通联盟链和公链是不难的。
当然从银行的角度出发,银行不像 USDC、USDT 这样的私人企业,不会一下就发到公链上,一般的步骤肯定是先发到联盟链上,但是非常规的步骤直接发到公链上是最好的,当然也是要很大的勇气的。
另外的话就是联盟链发了之后通过跨链直接去全链流通,去整个 Web3 世界流通,这个事情肯定是终点,所有的银行最终肯定都会走向这一步,只是时间的问题。
Q:对于一个银行或者是一个券商,如果想做虚拟资产相关的业务,在现有的技术体系中,它最需要补充的是哪些基建?
A:有很多东西要补充,但是自己基建是不需要的。Web3 与 web2 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 Web3 有很多成型的基建可以使用,包括全链发行的基建、钱包、KYC 系统等。如果仅仅从 Web3 的角度来看,银行要发行稳定币是 Web3 里最简单的一件事情,就是发了个币,再加上一些合规的内容。当然银行会有自己的考虑,因为银行做事肯定是稳字当先,这样的话肯定还需要有一些其他的东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