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是无法抗拒的时代洪流
2023-09-24 12:10
解虫
2023-09-24 12:10
解虫
2023-09-24 12:1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最近预制菜进校园一事,众说纷纭,争议不休。

其实主流媒体或评论区讲来讲去不外乎“抵制”二字。

我摘取了网上比较代表性的几个评论

从这次“预制菜走进校园”的风波来看,家长们之所以“抵制”,是认为预制菜不安全、不健康,有大量添加剂,认为如果长期吃预制菜,会影响未成年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其实这里有一些观念,比预制菜本身还值得玩味。

那就是中国文化对下一代的重视,和对当下与现实的忽视。

中国人玩命的掏空自己榨干自己赚钱,大都是为了让孩子过得更好。

自己吃过的苦,孩子不能再吃,自己可以吃亏,可以吃预制菜,但是孩子绝对不能吃。

如果有稍微了解预制菜或者说当下餐饮行业就知道,预制菜早就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餐饮店,外卖,甚至你叫得上名字的,肯德基,必胜客,西贝,这些大型连锁餐饮都是预制菜。7-11,罗森城市里这些随处可见的便利店的包子,关东煮,肉串大行其道怎么没有人叫嚷?多少打工人的早餐不外乎也是这些预制食品?

其实我们压根别无选择,表面上你可以选择自己买菜做饭,或者去现炒现做的菜馆。

但是为什么外卖大行其道,买菜做饭变成一个奢侈的事情呢?

因为大家都没时间,都在疲于奔命,忙于赚钱。

这个赚钱的活计是什么,其实预制菜只是一个中国商业的缩影,大家都想赚快钱,想要资本回报率,只要被卷进这种逻辑里面,所有商业都会变成一个互害系统。

你是做风扇的,故意把使用寿命做短,好提升用户复购率。

你是做药的,就做一些根治不了的长期性药物。

无论你是哪个行业的,只要陷入这种快速搞钱,为了下一代(或者说未来)的逻辑中,光是抵制一下是阻挡不住整个时代的合力的。

因为没有人在乎当下,在乎身边,甚至不在乎自己。

那种牺牲自己,牺牲附近,牺牲当下的运作模式才是最要命的。

一个中国孩子在他未成年时如同宝物般被呵护,值得用最健康最完美的物质享受。

但当他成年后就马上进入一个被告知需要忍耐,需要被牺牲,需要承受一切赚钱带来负面后果的世界中。

如果想让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未来,不如从身边,从当下开始发问,我这样的生活方式,将来是孩子们愿意的吗?我身边所处的环境是适合他生活的吗?我所从事的行业与工作是需要牺牲自己乃至他人的利益的吗?

因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塑造成了,每个成年人在他所处的那个位置,那个环境中大多都是痛苦的,都是一个“迫不得已的过渡”,很少人愿意改善脚下所处的当下。


众生皆苦,那到底干哪一行才是终极答案?

答案就是,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其实这句话应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高。因为古代通过读书科举才能致仕。我们这个长久以来的官本位文化,权力操控扭曲了这一切。

预制菜进校园,一个预制菜的老板能做这个决定吗?单纯一个校长能做这个决定吗?家长们能做这个决定吗?

只有掌握权力的人才能决定。

根源不在于预制菜能赚钱,而是利益输送能稳固权力。

即使过去没有预制菜,承包饭堂多赚钱,里面有多少灰色收入,不也是老生常谈吗?

只是预制菜这个产业把这个利益输送的效率提高了。

所以预制菜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文化与人心的问题。

这个加速的消费与生产,透支他人与自然所获得的财富,甚至会透支自己的下一代模式。

我们现在就像游戏里的贪吃蛇,越吃越多,越吃越大,总有一天撑满整个画面。

一个开黑心民办学校的人在抖音发了一条,抵制预制菜进校园,为了我们的明天。

那个刚去完饭局的医院院长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抵制教育资本化,要公平!

接着预制菜的老板跟家里人聊天说,要抵制医疗资本化,医疗反腐,为了我们的健康。

他们都为了“未来”和“下一代”,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呢!

但是份内的事和当下的活计就不会管,哭哭啼啼地说,大环境都这样,我们也没办法,哎呀人工原材料都涨了,我们也要吃饭的嘛。


预制菜不是重点,透明与监管才是

讲完一些根源性的逻辑问题。我还真想就预制菜本身再聊聊。

老实说,我还真没有那么反对预制菜本身。

因为跟所有商品一样,预制菜里面也分高低档次啊。

很多人对大锅菜,现做现炒有滤镜。殊不知你现做现炒也有做成猪食的,或者用地沟油的。

我上高中那会就遇过吃学校食堂,大面积闹肚子,严重的有食物中毒的。

那时可还没流行起来预制菜。

所以关键的点在于两个:

1.标准与监管

2.市场化公开招标

与这条评论说的恰恰相反,预制菜的采购,管理比正常饭堂大锅菜更透明。

因为预制菜本质是工业化食品,流程都标准化了,采购,制作,管理,通通有迹可循,几月几号生产,包装,哪个批次,哪个仓库车间信息一应俱全。

家长们扪心自问,以前所谓的饭堂菜,你知道自己孩子学校饭堂的菜从哪个农场采购的吗?

如果学校把预制菜的标准,拉到跟肯德基一样的标准,我觉得口味,质量,安全会更强。

问题是你们知道不会嘛,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大家都知道怎么坑蒙拐骗,偷奸耍滑嘛,因为你自己有可能就是这个系统的一份子。

这个互害系统里面没有信任,大家得像防贼一样防着对方。

就算预制菜生产标准拉到国宴级别,各个操作流程全上区块链,你也不会信。

因为你打心眼里懂你自己会怎么做,你也懂这个系统会怎么运转,所以你也懂别人。

它还是绕不开信任,文化,人心。

所以我们需要第二点,就是公开透明的招标,执行到位的监督监管。

市场化公开招标,竞争,而不是偷偷摸摸的把饭堂内定给你村西的二舅。

如果一个饭堂,现做现炒,但是没有公开透明和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

我宁愿选预制菜,因为预制菜出问题,我至少能找得到生产的厂家。

比预制菜更可恨的,是承包学校食堂的“小舅子”


预制菜,一种异化的食品产业链

如果要深入探究,预制菜它是一种资本对食品异化的呈现。

美国真的是一个资本主义范例,它的整个生活范式都围绕着赚钱设计。

就是生活本身不重要,健康不重要,快乐也不是那么重要,就是赚钱重要,赚钱就是目的而非过程。

如果稍微了解美国的食物生产与消费体系,会发现老美的农业其实不是农业,而是工业,乃至是金融业。

国内的预制菜跟老美比那是一个小巫见大巫,大家都知道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这些快餐都是美国传过来的嘛。

快餐的“快”字怎么体现?

制作快:肉都是腌好的,且形状是一定尺寸的。制作的流程与其说是烹饪,不如说是组装,所以快餐店的操作台跟电子厂的流水线逻辑上一样。

都是标准化,程序化,模式化,可复制化。统称工业化。

赚钱快:

正因为这些特点,所以出品的口味,时间,损耗,成本都得到了精准的把控。

换句话说,变现的可预见性与风险可控性大大提高。

在不断的优化与测试中,资本会发现大众这样的一个生活方式与进食系统,对于他们来说最有利,最赚钱。

即使在进食这么一个行为当中,精算师们也在测算着投资回报率。

商超里各种方便的微波炉食品,披萨,蛋挞等等,就是微波炉一打就能吃。

连西兰花都有包装好的掰开一瓣瓣的,拆开一冲洗就能煮。

利用人的懒惰,通过商品驯化你的日常进食习惯与选择。

大家感兴趣想深入了解的可以看石嫣老师推荐的关于食农系统的纪录片。

里面讲到我们当代的饮食的选择是被设计而非自由的。

比如老美玉米种多了,卖不出去,怕谷贱伤农,把玉米加工成糖浆乃至是汽油。

背后逻辑都是两个字——搞钱。

驯化你吃更多甜食,各种小零食里糖浆搞里头。

忽悠你说玉米汽油环保,实则把玉米做成汽油还得加一道工序消耗。

玉米(还有大豆)之于美国,不亚于军事武器。

关于产业化食物链

这个名词可能会让你感到陌生,为了理解它我想向你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现在手里拎着一袋子的汉堡、汽水、炸鸡块、沙拉酱、奶昔、薯条,你知道你其实拎着的是什么吗?

答案是:玉米。

不用感到奇怪,下面这组数字能够让你明白为什么这么说。

一杯汽水(除了水分)=100% 玉米

奶昔=78% 玉米

沙拉酱=65% 玉米

鸡块=56% 玉米

汉堡=53% 玉米

薯条=23% 玉米

我们吃的牛猪鸡动物,都是吃了饲料长大的,今天几乎所有碳酸饮料和果汁,也都会添加一种“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原料,现代食品加工业可以把玉米变成好几百种东西。

因此可以说,玉米是现代食品工作的基础。

说到这,需要重新认识下玉米这种植物了。

玉米原产地是南美洲,后被欧洲殖民者带到全世界。因为它更耐旱,所以能在全球多个地球被种植。

化肥的使用,让玉米这种被广泛种植的农作物长势越来越良好。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玉米产量已经远大于需求量,价格还不断走低。

在这种背景下,人类开始寻找各种办法利用廉价的玉米,想办法让它们物尽其用。于是就有了上面提到的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被广泛种植和施肥的玉米,在这时候的生物属性已经越来越弱,工业属性越来越强。因为它从最初需要阳光雨水生长,发展成了需要石油等地球能源催化生长。


面对时代洪流,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虽然这两天新闻报道,预制菜暂缓进入校园,但是只是校园罢了,如上所言,实则早已渗入进了社会的每个毛细血孔之中,我们把所谓的“校园”打造成一个净土,然后当孩子踏入社会的洪流的那一刹那,就直面各行各业都存在的“预制菜”式的厚黑学冲击。

你说抑郁症跟精神分裂不高发是怎么可能呢?

除了说立足当下建设好自己的“附近”这种片汤话之外。参考日本的“食育”理念,让孩子们或者大众了解我们的食物的整个生产链条。不只如此,还应该展示整个工业化生产商品的链条,我们日用的衣食住行各种产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生产带来的各种连锁效应是怎么样的,是非常重要的。

制造业大国,听起来不错,但是也是个双刃剑。中国的重工业轻工业产业链品类都齐全,但是里面透支了很多自然资源跟人口红利很少被计算在内。

当我们嘲笑日韩吃不起水果,称赞中国水果的廉价的时候,有多少人知道,我们的果蔬产业实则产能过剩,且很消耗淡水资源。这时,出口水果蔬菜实则如同出口淡水资源。

我们赚来的钱,一则是消耗自身资源换来的,二则是由于分配机制的不完善,大部分人只能喝口汤。说白了就是卖自己的骨髓以换取短期的口粮度日,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焉能长久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解虫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