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 资本双轮驱动!600 亿国家 AI 基金落地
2025-04-18 03:06
米塔之家
2025-04-18 03:06
米塔之家
2025-04-18 03:06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撰文 / 智沅 像素
审核 / 智枢

图片来源:网络


融资与上市动态


云鲸智能完成 1 亿美元融资,冲刺 IPO

腾讯与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科幻基金、明势创投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首款家庭具身智能产品研发,预计 2 年内发布。云鲸 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130%,海外市场增长近 700%,并已实现稳定盈利


智谱 AI 启动 IPO 辅导备案
国内大模型“六小虎”之一智谱华章(智谱 AI)于 4 月 14 日提交上市辅导备案,计划 2025 年 10 月完成辅导。公司已完成 48 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团、阿里、腾讯等,估值超百亿。
成为首家启动 IPO 的大模型创业公司,标志 AI 大模型商业化进入新阶段

4.17 插图 1.png

沃镭智能于 2025 年 4 月完成超亿元 Pre-IPO 轮融资

由同创伟业、江夏科投联合领投,华睿装备基金、网宿科技旗下基金等机构跟投。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以下方向:华中总部及研发基地建设、新兴领域布局,加速向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测试



技术突破与产品发布


OpenAI 发布 o3/o4-mini 模型:首次实现图像思维与全工具链自主调用

OpenAI 发布新一代推理模型 o3 与轻量级版本 o4-mini,标志着 AI 从“多模态对话”向“自主任务执行”的跨越式升级。两款模型首次实现图像思维链(Thinking with Images),将视觉推理深度融入复杂问题解决流程,并支持全工具链自主调用,被官方称为“迈向通用智能代理(Agent)的关键里程碑

Anthropic 推出 Claude Research 功能:多模态研究助手深度整合谷歌生态

近日,Anthropic 宣布其 AI 助手 Claude 正式上线 Research 功能,并完成与 Google Workspace 的深度集成,标志着 Claude 从“信息检索工具”向“研究协作伙伴”的转型。此次更新重点强化了复杂问题处理能力与工作流自动化,被外界视为对标 OpenAI Deep Research 和微软 Copilot 的关键布局。


可灵 AI 2.0 视频生成模型发布

快手旗下 AI 创意平台可灵 AI 正式发布可灵 2.0 视频生成模型及可图 2.0 图像生成模型,通过首创的 Multi-modal Visual Language(MVL)交互理念,首次实现“图文混合指令 + 物理引擎驱动”的影视级创作能力。该模型在动态质量、语义响应、多模态控制等维度实现突破性进展。

4.17 插图 4.jpg

华为鸿蒙智行生态升级

华为发布问界 M8(ADS 3.3 智驾系统)、鸿蒙 PC(跨端文件流转延迟微秒级),并联合上汽推出年轻化品牌“尚界”,定位 15-20 万元市场

盘古大模型 5.0 落地钢铁、汽车等行业,故障预测准确率 98.7%,研发周期缩短 50%。


政策与行业生态


国家级 AI 基金落地

近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迎来里程碑事件——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落地,总规模达 600.6 亿元人民币,存续期长达 13 年。该基金由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简称“国家大基金三期”)全额出资,聚焦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投资,标志着中国 AI 产业从技术追赶迈向生态主导的关键转折



地方政策支持

杭州:千亿级 AI 产业基金构建创新生态,杭州市计划到 2025 年,通过“3+N”产业基金群撬动社会资本,形成总规模超 1000 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重点支持基础大模型研发、行业应用创新及初创企业孵化。



上海:首批“人工智能 +”场景加速落地。:投入 5 亿元扶持资金,面向全球招募量子城市治理解决方案,覆盖 AI+ 建筑安全、交通治理等五大赛道。联动长三角 200 余家科研院所,共建 AI 治理技术联盟,首批签约企业预计带动超 20 亿元投资。



欧盟拟建 2000 亿欧元 AI 超级工厂

欧盟计划在未来 5 年内投入 2000 亿欧元,建设覆盖全欧的 AI 基础设施,包括 13 座 AI 超级工厂和配套数据中心网络。

其中:

15 座旗舰工厂:每座配备 10 万颗高端 AI 芯片(如英伟达 H20 或自研 RISC-V 架构芯片),算力达每秒百亿亿次(E 级),较现有设施提升 4 倍

8 座区域工厂:聚焦医疗、制造、能源等垂直领域,例如芬兰 LUMI 工厂专攻医疗影像分析,德国 HammerHAI 工厂优化工业机器人控制。



市场竞争


清洁家电赛道内卷加剧

云鲸、石头科技、科沃斯全球市场份额争夺白热化,2024 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出货量增长 11%,但国内需求增速放缓。全球市场依赖技术迭代与性价比优势维持增长,而国内市场陷入价格战与渗透率瓶颈的双重压力。未来 3 年,行业或将经历“剩者为王”的洗牌,技术原创性与全球化能力成为存活关键


具身智能成资本焦点

4.17 插图 5.png截至 2025 年 4 月全球具身智能领域融资总额超 50 亿美元,其中头部企业吸金效应显著:


美国:Figure AI(A 轮 7 亿美元)、Agility Robotics(B 轮 1.5 亿美元)、特斯拉 Optimus(研发投入超 3 亿美元)占据主导,聚焦通用场景与工业应用。


中国:优必选(港股 IPO 募资 1.5 亿美元)、宇树科技(B+ 轮 2 亿元)、达闼科技(累计融资超 6 亿美元)主攻制造业升级与医疗护理。


欧洲:1X Technologies(OpenAI 领投 2350 万美元)、Engineered Arts(A 轮 1200 万英镑)押注家庭服务与娱乐领域。


未来 3-5 年,行业或将经历“洗牌期”,具备技术壁垒(如特斯拉机电一体化能力)与生态整合能力(如微软 Azure+Figure AI 协同)的企业将胜出,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参与者将面临淘汰


AI 芯片供应链承压

美国政府对英伟达 H20 芯片实施“无限期出口许可”限制,直接导致英伟达计提 55 亿美元资产减值(涉及库存、采购承诺及准备金),并预计全年营收损失可能达 140-180 亿美元

英伟达 H20 禁令倒逼中国 AI 芯片产业链加速重构,线性注意力架构和 Chiplet 技术成为破局关键。尽管国产芯片在特定场景(如推理、长文本处理)已实现局部超越,但先进制程依赖和软件生态短板仍是长期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米塔之家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或其他任何异议,欢迎联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米塔之家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