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行业狂飙突进的今天,Memecoin 赛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发。但就在热潮席卷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这场流量盛宴,是否也隐藏着结构性隐忧?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Buterin 最近的一番发声,引发了全网热议。在一次公开讨论中,Vitalik 直言批评了包括 Pump.fun 在内的一些平台,认为这些项目源自“有缺陷的社会哲学”,追求短期利润、缺乏责任感,最终可能对整个加密生态产生长期负面影响。
Vitalik 强调,真正能够推动行业进步的,是那些有长期主义视野、并且价值观健康的项目。而在 Memecoin 领域,这样的项目尤为稀缺。
(Vitalik 在 Farcaster 上公开批评 Pump.fun 等项目 )
不可否认,Pump.fun 通过极简化的发币流程和极低的成本,在过去数月迅速登顶,成为 Memecoin 发行平台的龙头。截至 2025 年,其已累计向交易所转移超 320 万枚 SOL(约合 3.24 亿美元),利润之丰厚令人咋舌。
但与此同时,Pump.fun 也暴露出明显问题:
在这种以“平台利益最大化”为主导的模式下,用户和生态很难获得持续价值支撑。
(Pump.fun 向 Kraken 转移了 1500 万美元的 SOL)
就在市场对“短期收割型”平台逐渐警觉之时,Solana 链上龙头 Meme 项目 BONK 社区携手 Raydium,推出了全新的 Memecoin 发行平台——LetsBONK.fun。
相比单纯模仿,LetsBONK.fun 从诞生之初便确立了“反哺生态,赋能社区”的使命。
它不仅复刻了 Pump.fun 简单高效的用户体验,更在机制设计上进行了深刻革新:
LetsBONK.fun 从每笔代币内盘交易中收取 1% 的手续费,代币迁移至外盘时亦收取少量费用。不同于 Pump.fun 简单地提取利润,LetsBONK.fun 将手续费收入明确分为三部分:
LetsBONK.fun 选择与 Solana 顶级 DEX—Raydium 深度绑定,为新发代币提供初期流动性,避免项目“自生自灭”,打破封闭内循环。
这种模式下,每一笔交易产生的手续费,除了支撑平台自身发展外,也在不同程度上反哺了整个 Solana 生态系统。
虽然 LetsBONK.fun 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这种更注重可持续性的机制设计,无疑为 Memecoin 领域打了个样。
当前,Memecoin 发行平台大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逻辑:
一种更强调短期利润最大化,以极低门槛吸引大量发币,追求高速增长;
另一种则尝试在用户体验之外,注入对生态责任的考量,探索长期价值共生的可能性。
Pump.fun 和 LetsBONK.fun,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两条路线。
从短期流量和利润看,Pump.fun 仍然具备强大的先发优势;
而从长期生态贡献的维度,LetsBONK.fun 等新平台的探索,则为行业注入了不同的可能性。
在 Memecoin 发行门槛不断降低、数量井喷的今天,发行平台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
不仅是提供一键发币的工具,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生态的可持续性。
或许未来的 Memecoin 平台,不再只是简单的流量入口,而是成为推动公链基础设施完善、激励社区共建的新型动力源。
LetsBONK.fun 的出现,正是这种趋势中的一次有益尝试。
而最终,市场也将用选择来回答:在速度与价值之间,真正能走得更远的,究竟是哪一条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